四川省广告宣传精神文明规范标准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4:16:09   浏览:910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广告宣传精神文明规范标准

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广告宣传精神文明规范标准
四川省委宣传部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条“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的规定,制定本规范标准。
第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单位、广告发布者在从事广告活动中,要体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基本要求,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过程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注重社会效益。
第三条 加强广告市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广告市场的繁荣、健康发展,促进广告业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第四条 本标准适用范围包括在本省下列媒体发布的各类广告:
(一)利用报纸、期刊、图书、名录、导游图集、画册、挂历、台历、图片、图卡、票证等各种宣传品刊登的广告;
(二)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电子显示屏及电子计算机网络等播映的广告;
(三)利用户外各种建筑物、公共设施或空间设置的各种广告;
(四)利用文化、体育、娱乐、商业、服务、旅游及博物馆等场所内外设置、张贴的广告;
(五)利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的广告;
(六)通过邮局寄的各种广告宣传品;
(七)印刷在各种商品上或随商品出售、馈赠、散发的广告宣传品及产品说明书;
(八)在各种文化、娱乐场所设置的文艺广告;
(九)利用其它媒介和形式刊播、设置、张贴、散发的广告。
第五条 广告宣传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一、二、四款。有下列内容之一的广告不得刊播、设置、张贴、散发:
(一)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二)不完整、不规范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图案的;
(三)涉及港台名称时,给人造成主权国家印象的;
(四)丑化、影射、诽谤、侮辱我国历史著名人物的;
(五)使用禁止演唱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
第六条 广告宣传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七款。不允许下列内容发布:
(一)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
(二)亵渎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的;
(三)违反民族宗教政策的;
(四)在广告中宣扬有神论的。
第七条 广告宣传内容要科学,不得夸大、虚假,不得有迷信、荒诞的内容,不得宣传伪科学。
第八条 广告宣传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五款,应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树立新的社会风尚,不得出现在公共场合打斗围观、乱扔废弃物、践踏绿地、毁坏花草树木、妨碍交通、燃爆竹等内容。
第九条 广告宣传要尊重妇女,下列内容、画面、形象不得出现:
(一)歧视、侮辱妇女;
(二)妇女模特裸露明显;
(三)不恰当地渲染描述女性生理反映;
(四)使用不健康、不正常的女性形象。
第十条 广告宣传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六款,有下列内容的广告不得发布:
(一)追求过份感官刺激的;
(二)直接描写或暗示性行为、性心理、生殖器官、性挑逗,诱发产生不健康意识;
(三)具体描写、形容与性行为有关的用品、产品、药品、滋补品的特性、功能,以此诱导消费者的;
(四)通过介绍性行为或标有“儿童不宜”等字样达到经营目的的;
(五)可能导致危险或不良行为产生,诱发犯罪的。
第十一条 广告宣传内衣、内裤商品不得有下列内容出现:
(一)男女模特着内裤出现于画面;
(二)女模特着内衣过于薄透;
(三)通过暗示性行为介绍、推销男女内衣、内裤;
(四)比基尼泳装的使用与宣传的产品、画面无任何关系。
第十二条 广告宣传要尊重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多数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正确引导大众消费。不应有下列问题出现:
(一)渲染、诱导与现阶段多数人不相适应的高消费;
(二)直接或间接宣扬享乐主义、贵族化生活方式;
(三)使用表现封建帝王、贵族、大亨等特征的名称;
(四)商品名称与商品的实际环境不符;
(五)诱导人们在消费中可能采取不良行为。
第十三条 儿童广告必须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儿童优秀思想品德的树立和培养,不适于儿童使用的产品广告,不得有儿童参加演示;广告中出现的儿童和家长形象,应表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以下儿童广告不得发布:
(一)有损儿童身心健康或道德品质的;
(二)不利于儿童对长辈和他人尊重或友善的;
(三)不利于父母、长辈对儿童的言行进行正确教育的;
(四)可能引发儿童任何不良事故的行为的;
(五)利用超出儿童判断力的描述,使儿童误解或变相欺骗儿童的;
(六)画面出现青少年及儿童吸烟、饮酒形象的。
第十四条 广告宣传要尊重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按规范要求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不应出现以下内容:
(一)为达到某种宣传效果、追求经济效益故意使用错别字;
(二)广告道白用地方语言代替普通话;
(三)语音港台化、洋化对祖国语言文字有不良影响;
(四)贬低、丑化、否定祖国传统文化;
(五)擅改成语,编造不恰当的谐音成语;
(六)使用违反语言文字规定的繁体字、异体字。
第十五条 广告用字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文字标准:
(一)繁简字以1986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二)异体字中的正体字以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选用字为标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与《简化字总表》不一致的,以《简化字总表》为准;
(三)印刷用字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1988年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准;
(四)使用汉语拼音要以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8年发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标准,汉语拼音应与汉字并用,不得仅用汉语拼音。
第十六条 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广告用字,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使用:
(一)建国前书写并沿用至今的老字号牌匾用字;
(二)文物古迹中原有的文字;
(三)已注册的商标定型字;
第十七条 广告要额观公正宣传国内外商品,杜绝崇洋媚外、贬低民族工业产品的现象。下列内容不得出现:
(一)通过商品对比抬高国外商品,贬低民族工业产品;
(二)诱导消费者对外国商品盲目崇拜,淡化民族工业产品的情感;
(三)对民族传统产品冠以“西式”招牌;
(四)非中外合资企业随意打出“中外合资”等招牌,欺骗消费者。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范标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罚。
第十九条 本标准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1996年4月2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办法

北京市劳动局


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办法
北京市劳动局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的管理,保证特种设备的检验质量,更好地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北京市劳动局批准并核发许可证的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等)安全技术检验机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管理仍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 北京市劳动局特种设备监察处是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监督指导部门,负责对检验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检验人员考核认证,监督检验质量。
第四条 检验机构必须本着公正的、第三方的原则进行检验,其主要任务为:
㈠在规定范围内从事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特殊检验工作;
㈡对有关特种设备的事故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㈢完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五条 检验机构必须取得北京市劳动局核发的有效的资格证照后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的检验工作,并对检验质量负责。
第六条 检验机构的资格认证工作按照《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认可办法》(京劳特发【1998】130 号)的有关规定办理。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证的有效期为四年。
第七条 检验机构必须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标准、检验细则开展检验工作。
第八条 检验机构应向市特种设备监察处报送本年度的检验工作情况,报送材料包括:
㈠每季度过后5天内填报”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情况统计表”;
㈡每年1月10日前协助监察机构填报”特种设备基本情况统计表”;
㈢按有关规定应填报的有关报表;
㈣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年度工作总结;
㈤特种设备检验员年审材料。
第九条 检验机构应注重自身建设,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本单位的整体素质。
第十条 检验人员在从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时,必须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核发的具有相应检验项目的在有效期内的检验资格证件。
第十一条 发现重大检验质量问题或有明显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验人员,发证机构将酌情取消其检验资格。
第十二条 检验员证件到期,应在一个月前提出换证申请,经考核成绩合格即换发检验资格证件。
检验员证件每五年一换,每年年审一次。由所属检验机构出具年审申请并交年度工作总结一份。
第十三条 检验员应注重学习,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有关文件、检验细则和检验工艺,努力提高检验质量和自身素质。
第十四条 市特种设备监察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检验机构进行监督考核。
第十五条 检验机构应接受同级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的监督。
第十六条 市特种设备监察处每年对各级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考核一次,考核内容包括:
㈠质保手册的执行情况;
㈡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㈢现行法规、国家标准的执行情况;
㈣检验人员资格管理;
㈤检验质量(抽查检验报告);
㈥被检单位意见反馈;
㈦同级监察机构意见反馈。
第十七条 对在监察过程中发现重大检验质量问题的检验机构,监察机构将对其责令限期整改或通报批评直至取消其相关检验资格。
第十八条 本办法在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由市劳动局特种设备监察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999年4月6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存贷款利率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存贷款利率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分行,各专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双紧方针不变,适当调整力度”的要求,结合当前生产、流通和市场物价情况,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对现行存、贷款利率进行适当调整。现通知如下:
一、降低存款利率
(一)城乡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定期存款(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期存款)利率,在现行基础上降低1.26个百分点。(具体见附表一)城乡居民三年以上定期储蓄存款仍然实行保值。
(二)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和华侨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也相应降低。
调整后的存款利率,从一九九○年四月十五日起执行。对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两全”家庭财产保险金和返还性人寿保险金存款,在四月十四日以前(含四月十四日)存入的,仍按调整前的存款利率计息,直至存款到期。对到期不取的上述存款,实行分段计
息。今年四月十五日以后的存款,一律按调整后的利率计息。
(三)一九九○年四月十五日以前对个人发行的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仍按原规定利率执行,直至存款到期。四月十五日以后对个人发行的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利率是否需要向上浮动,由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决定,在调整后的利率基础上,上浮幅度最高不得超过10%。
(四)一九九○年四月十五日以前经人民银行批准已经发行的一年、二年、三年期金融债券利率,仍按原规定利率执行,直至债券到期;四月十五日以后发行的一年、二年期金融债券,其利率在调整后的利率基础上可再加一至二个百分点。三年期金融债券利率在调整后的利率基础上,
加保值贴补率,再加一个百分点。
(五)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相应降低1.26个百分点。
(六)四月十五日以后,各金融机构以及邮政储蓄部门吸收存款,均按人民银行确定的调整后的利率执行,其存款利率一律不得向上浮动。
二、降低贷款利率
(一)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由现行的年利率11.34%下调到10.08%,专业银行可增设一年期以下的贷款利率档次。
(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也相应下调。(具体计息结息办法另行通知)(具体见附表二)
(三)楼、堂、馆、所贷款和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项目的技术改造贷款利率不降低,仍按原利率执行。
(四)粮、棉、油贷款年利率由现行的11.34%下调到9%,外贸出口商品收购贷款年利率仍按9%执行。部分优惠贷款利率也同幅度下调。(具体见附表四) (五)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年利率10.08%基础上,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最高不能超过50%。在30
%的幅度内由信用社自行决定浮动;超过30%,必须报县以上(包括县)人民银行批准。
调整后的贷款利率,一律从三月二十一日起执行,并实行分段计息。
三、降低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存、贷款利率
(一)各金融机构上缴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存款年利率一律调整为7.92%;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不再划分档次,统一按年利率9%执行。(具体见附表三)
(二)保险公司的财产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存款年利率由8.64%调整为7.92%。
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均于三月二十一日执行。
四、各分行接此通知后,要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严格保密,不得擅自向外公布。为搞好调整利率的宣传解释工作,总行正在拟定宣传提纲,届时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对外发布消息。然后各地银行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宣传,尤其是要注意搞好业务柜台上的宣传解释工作。
附表一 城乡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存款利率调整表
单位:年利率%
--------------------------------------
| 利 率
项 目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活 期| | 2.88 | 2.88
----|----------|----------|-----------
|一、整存整取 | |
| 三个月 | 7.56 | 6.30
| 半 年 | 9.00 | 7.74
| 一 年 | 11.34 | 10.08
定 | 二 年 | 12.24 | 10.98
| 三 年 | 13.14 | 11.88
| 五 年 | 14.94 | 13.68
| 八 年 | 17.64 | 16.20
|----------|----------|-----------
|二、零存整取、整存零| |
| 取、存本取息 | |
| 一 年 | 9.54 | 8.28
| 三 年 | 11.34 | 10.08
| 五 年 | 13.14 | 11.88
|----------|----------|-----------
|三、定活两便 |按同期定期整存整取利| 同 前
| |率打九折执行 |
期 |----------|----------|-----------
|四、华侨人民币储蓄存| |
| 款 | |
| 一 年 | 13.14 | 11.88
| 三 年 | 14.94 | 13.68
| 五 年 | 16.74 | 15.48
--------------------------------------
附表二 银行贷款利率调整表
单位:年利率%
------------------------------------
| 利 率
项 目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流动资金贷款 | 11.34 | 10.08
固定资产贷款 | |
一年以下 | 11.34 | 10.08
一年以上至三年 | 12.78 | 11.52
三年以上至五年 | 14.40 | 13.14
五年以上至十年 | 19.26 | 18.00
十年以上 |按一年期贷款利率 | 20.70
|复利计算 |
------------------------------------
附表三 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存、贷款利率调整表
单位:年利率%
--------------------------------------
| 利 率
项 目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存 | 存款准备金 | 7.20 | 7.92
| | |
款 | 备付金存款 | 8.64 | 7.92
-----|-------------|--------|---------
贷 | 年度性贷款 | 10.44 | 9.00
| | |
| 季节性贷款 | 9.72 | 9.00
| | |
款 | 日拆性贷款 | 9.00 | 9.00
--------------------------------------
附表四 优惠利率调整表
单位:年利率%
--------------------------------------
项 目 | 现行利率 | 调整后利率
------------------|----------|--------
一、人民银行专项贷款 | |
------------------|----------|--------
老少边穷经济开发贷款 | 7.02 | 5.76
------------------|----------|--------
贫困县县办工业贷款 | 7.02 | 5.76
------------------|----------|--------
地方经济开发贷款 | 固定资产贷款利率 | 10.08
------------------|----------|--------
购买外汇额度人民币贷款 | 同上 | 10.08
------------------|----------|--------
沿海开发基础设施贷款 | 2.88-4.32| 同前
------------------|----------|--------
二、专业银行贷款 | |
------------------|----------|--------
粮棉油贷款 | 11.34 | 9.00
------------------|----------|--------
外贸贷款 | 9.00 | 9.00
------------------|----------|--------
少数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 | 8.46 | 7.20
企业贷款 | |
------------------|----------|--------
民政部门办的福利工厂贷款 | 9.54 | 8.28
------------------|----------|--------
扶贫贴息专项贷款 | 2.88 | 同前
--------------------------------------



1990年3月10日